【摘要】大樓始建于1921年,上海市第三批優(yōu)秀歷史建筑,保護類別為三類,業(yè)主擬對大樓進行修繕、保護和裝修改造,需對大樓質量綜合檢測。本報告對大樓的建筑結構進行了測繪,對大樓的完損現(xiàn)狀、材料強度進行了檢測、對傾斜率和樓面相對水平度進行了測量,在不考慮地震作用下對結構安全性進行評估,對抗震構造和抗震能力進行分析評估,并提出相應的處理措施和修復建議,為優(yōu)秀歷史建筑的修繕保護提供技術依據。
1 檢測概述
XXX大樓始建于1921年,為一幢3層混合結構辦公用房,被列為上海市第三批優(yōu)秀歷史建筑,保護類別為三類?,F(xiàn)房屋為辦公用房。房屋使用至今已逾90年,業(yè)主方擬對大樓修繕、保護和裝修改造,使大樓成為符合保護要求下的現(xiàn)代化商務辦公樓。根據國家和上海市的有關規(guī)定,為加強本市優(yōu)秀歷史建筑的保護,業(yè)主方委托我站對大樓進行綜合檢測,查明大樓目前的損壞和安全狀況,作出評估意見,并提出相應的處理措施和修復建議,為優(yōu)秀歷史建筑的修繕保護提供技術依據。
1.1. 檢測鑒定的范圍
整幢大樓,總建筑面積為2614.15 m2。大樓具體位置見總平面示意圖1-1,外立面現(xiàn)狀見圖1-2。
1.2. 主要工作內容
1) 房屋歷史沿革、裝修、改造情況;
2) 建筑與結構概況;
3) 建筑與結構的復核與測繪;
4) 房屋損傷狀況的檢測及其原因分析;
5) 房屋主要結構材料力學性能的檢測;
6) 房屋沉降變形的檢測;
7) 根據檢測結果,對房屋在不考慮地震作用下的結構安全性進行評估,并對房屋抗震構造和抗震能力分析評估;
8) 對房屋的結構安全性作出總體評估,提出保護部位的保護意見,并提出使用、維修、加固措施的合理化建議,提交檢測報告。
3 保護要求及內容
大樓為上海市第三批優(yōu)秀歷史建筑,保護類別三類,根據《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qū)和優(yōu)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及有關部門的保護要求,具體保護意見如下:
1) 大樓的保護類別為三類;
2) 立面、環(huán)境保護重點及要求:南立面、東立面;
3) 內部保護重點及要求:大廳、樓梯、門窗套、天花線腳以及其它特色裝飾;
4) 重點保護部位應嚴格按原式樣、原材質、原工藝進行修繕。
4 房屋建筑結構概況
4.1. 建筑特色與風格
大樓建于1921年,面向東南,入口大門兩側有塔斯干式花崗石柱,上有外凸曲面門額,其上有帶花瓶欄桿的外凸弧形陽臺和兩側的愛奧尼克式花崗石柱貫通兩層,轉角處三層有橢圓形的牛眼窗,轉角處頂部原有貫以具巴洛克風格的圓穹頂的亭子一座,現(xiàn)只存前面的外凸弧形平臺。底層有連續(xù)半圓拱券窗洞,拱券頂有漩渦飾,建筑構圖上具有連續(xù)韻律美。三層窗間有方圓間隔變化的石柱,窗口上有弧形山花,上有精致的巴洛克式雕飾。挑檐下有齒形飾,挑檐處還有三角形斷檐式山花。屋頂中部設鉛包玻璃采光天棚,四周有帶花瓶欄桿的透空式女兒墻,原設計外立面見圖4-1。
4.2. 建筑結構概況
大樓由主樓、輔樓兩部分組成,樓高三層,南側為主樓(局部地下一層),北側為輔樓,主、輔樓之間設連廊,四明大樓平面圖復印件見圖4-2~圖4-4。
主樓建筑平面近似長方形,北京東路、江西中路轉角處為弧形,沿街東、南外墻采用石材飾面,東外墻G軸~K軸為汰石子,其余外墻均為渾水粉刷,沿江西中路長度為35.6m,進深18.4m~19.3m,開間尺寸一般為3809mm。房屋共設三個入口,入口門廳設旋轉門。房屋底層東南處大空間為營業(yè)大廳,金庫設于房屋西北角(1/H軸~K軸/1軸~4軸)地下層、底層、二層處,其余房間為接待用房和辦公用房。東外墻G軸~K軸處二至三層外墻退進1219mm,形成一露臺。房屋西側中部設地下室至屋面的樓梯間一座。在房屋西側二、三層設外走廊。主樓地下室層高3.124m,底層至三層層高分別為5.791m、4.572m、4.267m,室內外高差約0.4m,室外地坪至屋面檐口總高15.03m。
主樓結構體系主要為縱橫墻承重,東側大空間處(A軸~G軸/3軸~8軸)采用工字鋼梁混凝土柱承重,底層東南外墻厚25″(兩磚半,下同),西、北外墻厚20″(兩磚,下同),內墻厚15″(一磚半,下同),二層G軸~K軸東外墻厚15″,其余外墻厚20″,內墻厚15″,三層G軸~K軸東外墻、西、北外墻厚15″,其余外墻厚20″,內墻厚10″。東側大開間處二層至屋面層結構均采用混凝土柱支承樓、屋面工字型鋼梁。G軸~K軸二、三層東外墻內退處底層設混凝土柱支承樓面混凝土梁、板。樓、屋面均為木結構。金庫墻為混凝土墻,樓板采用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
輔樓建筑呈矩形,外墻采用渾水粉刷,內粉刷柴泥,機平瓦四坡屋面。東西向長度17.7m,南北向進深4.5m,共四開間,開間尺寸一般為4421mm,東起第一開間為一座一至三層樓梯間,南側1軸~7軸設外廊,寬1067mm。輔樓底層至三層層高分別為4.572m、3.962m、3.658m,室內外高差約0.4m,室外地坪至屋面檐口總高12.59m。輔樓與主樓相距2743mm。主、輔樓二、三層出現(xiàn)錯層,采用帶踏步連廊相連通。
輔樓采用縱墻承重結構體系,底層外墻厚20″,內墻厚15″,二層外墻厚15″,內墻厚10″,三層內外墻均厚10″,樓、屋面均為木結構,二、三層外廊及主、輔樓間連廊均采用混凝土梁板結構。
4.4. 現(xiàn)場測繪
4.4.1 主樓
1) 主樓結構體系主要為縱橫墻承重,東側大開間處(A ~G /3 ~8)采用鋼梁混凝土柱承重,承重墻均為實心粘土青磚,磚外形實測尺寸為235×120×44,黃泥石灰漿砌筑,原設計一磚墻實測厚240mm,一磚半墻實測厚370mm,兩磚墻實測厚490mm,東、南立面底層門窗洞采用弧形磚拱券,其余洞口采用磚平拱,內墻面粉刷大部分保留原柴泥粉刷。
4.4.2 輔樓及連廊38")@305。 1) 輔樓采用縱墻承重結構體系,承重墻砌筑磚塊、砂漿、磚平拱等用料及做法同主樓。
2) 樓面木擱柵采用花旗松,截面尺寸為45~48×247~250mm@380mm木擱柵,上鋪25mm厚柳桉企口木地板,擱柵間設剪刀撐。
3) 屋面為四坡機平瓦屋面,5軸、7軸兩道內山墻,三榀主屋架(圖4-5),四榀戧角半屋架,檁條為杉木,梢徑120mm左右,上鋪18mm厚屋面板,機平瓦(圖4-6)。
4.4.3 改建結構測繪情況
1938年底層大廳改造情況:經現(xiàn)場檢測,大樓拆除了底層G/6~8、H/6~8、J/6~8三道底層磚墻,并進行了加固,G/6~8采用鋼梁鋼柱(圖4-7~圖4-8),H/6~8采用木梁磚柱,J/6~8采用鋼梁磚柱。
4.4.4 1951年屋面修理
經現(xiàn)場檢測,屋面結構(1/H)/1~4、J/1~4、H/6~(1/7)、(1/J)/6~(1/7)、(2/A)/1~3原有木梁置換為混凝土梁,對腐朽的木擱柵進行綁接加固,新做油毛氈屋面、檐溝,出屋面樓梯間新做木結構雨蓬,二、三層西側室外欄桿、鉛包玻璃采光天棚、屋面檁條、機平瓦等一并修理。
4.4.5 1951年至今
1) 經現(xiàn)場檢測,大樓轉角處頂部巴洛克風格的圓穹頂亭子及屋面中部的鉛包玻璃采光天棚現(xiàn)已拆除,查閱相關資料,1951年亭子和采光天棚仍存在,拆除時間不詳;
2) 利用大樓主、輔樓間空間加接二、三層樓面,采用鋼木結構與主、輔樓連接(圖4-9~圖4-10),三層樓面采用鋼木結構,屋面采用半屋架單坡機平瓦(圖4-11);
3) 二層西側增設連廊與相鄰房屋相連,寬約1.5m,采用2根30#工字鋼擱置在主樓西側外廊平臺板上;
4) 2001年大樓內部裝修,底層地面修理,重新鋪設地板。原地面102mm厚素混凝土找平層上采用420mm厚加氣砌塊或建筑垃圾墊高,上澆100mm厚鋼筋混凝土面層,鋪設復合地板,原底層大開間處采用加氣砌塊隔墻分隔。樓面加鋪細木工板、復合地板。
4.4.6 基礎測繪
現(xiàn)場選取有代表性的位置開挖基礎,主樓墻下基礎類型為磚砌大放腳+剛性混凝土墊層(圖4-13),基礎埋深約-2.3m,柱下基礎采用剛性混凝土(圖4-14)基礎埋深約-2.4m。輔樓墻下基礎類型為磚砌大放腳+剛性混凝土墊層+木樁(圖4-15),基礎埋深約-2.0m,受現(xiàn)場檢測條件限制,木樁尺寸、長度無法確定。
在開挖基礎過程中,主、輔樓墻體在地坪處均未發(fā)現(xiàn)設置避潮層。
5 完損狀況檢測
5.1. 保護部位
1) 東、南外立面:大樓東、南立面石材飾面花飾、線條總體保存基本完好,局部石材飾面存在少量細裂縫和人為打洞、鉆孔、缺損等現(xiàn)象(圖5-1~圖5-2)主入口石材踏步位移約2cm。
2) 木門窗:大樓木門窗套做工考究,雕有古典裝飾線條,門窗均采用法蘭西長插銷,目前內門門鎖均已更換(圖5-3),原長插銷僅有少量保存。外墻木窗原為雙層窗,外側為遮陽百葉窗,內側為內開玻璃窗,兩側設風鉤。目前底層除主樓梯間木窗外,都改為塑鋼推拉窗,二、三層外側百葉窗均已拆除,窗框上安裝合頁部位用膩子封堵,內窗窗扇拖水冒頭基本齊全,但窗框排水孔封堵,三層轉角處特色翻窗窗框損壞。
3) 室內裝飾:大樓二、三室內墻面采用實木踢腳板裝飾,高254mm,二層局部房間墻面采用柚木護墻板裝飾,高1981mm,目前墻板下部開洞安裝插座情況較為普遍(圖5-4),個別護墻板上部線條花飾損壞、錯位。
4) 平頂:大樓各層原始裝飾平頂均被后加石膏裝飾平頂覆蓋,目前二、三層原始裝飾平頂大部分損毀,少量殘存,屋面原始裝飾平頂均未留存。
5) 金庫:地下室金庫門缺失,其余各層保存基本完好。地下室金庫未發(fā)現(xiàn)設置集水井及排水設施,存在積水現(xiàn)象,底層金庫在3m處搭建簡易閣樓。
6) 采光天棚:原屋面鉛包玻璃采光天棚已不存在,目前為普通鋼結構玻璃采光天棚,三層中庭圍欄基本完好,扶手、欄桿柱、柱帽完整,無殘缺,僅東側圍欄一根上扶手存在干縮變形。
7) 樓梯間:主、輔樓樓梯間欄桿、扶手保存基本完好,主樓底層至屋面梯段、踏步、平臺新鋪地磚。地下層梯段、平臺保留原有水磨石,部分踏步口缺損。
8) 門廳:主入口處鑄鐵弧形移門門飾缺失(圖5-5),下檻滑槽堵塞推拉不便。
9) 衛(wèi)生間:二層C~(1/C)/1~3原衛(wèi)生間采用夾沙樓板,上鋪黑白拼花地磚總體保存,局部缺失或損壞(圖5-6)。三層C~(1/C)/1~3原衛(wèi)生間夾沙樓板木擱柵腐朽,修繕加固后,夾砂層及地磚面層未按原樣恢復,改鋪企口木地板。
5.2. 墻體
經現(xiàn)場檢測,承重墻體基本完好,未見明顯穹凸、變形、結構性裂縫。
主樓西外墻窗洞跨中部位普遍存在垂直裂縫,現(xiàn)場剔除墻面粉刷檢查,發(fā)現(xiàn)拱券跨中部位砂漿缺失。三層窗洞周邊墻面細裂縫,長約0.1m~1.2m,寬約0.1mm~1.2mm;輔樓底層L/1~2處490mm厚墻體開設寬2.9m洞口,采用單根25#工字鋼過梁,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5.3. 混凝土構件
主輔樓連廊混凝土梁、板保護層厚度不足,鋼筋銹蝕,混凝土開裂、剝落。屋面女兒墻壓頂普遍銹脹,混凝土脹裂嚴重,易跌落傷人,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5.4. 木構件
1) 二層結構K/6~8,屋面結構D/8、A/1、(1/7)/H~J吊頂打開區(qū)域均發(fā)現(xiàn)木擱柵有不同程度蟻蝕痕跡(圖5-7);
2) 屋面結構A0/1~3區(qū)域共有九根木擱柵端部已夾接加固,屋面結構A~G/8靠外墻端木擱柵普遍腐朽嚴重,存在安全隱患;
3) 出屋面樓梯間木結構雨篷側面開裂,根部脫開墻面,經打開檢查,發(fā)現(xiàn)內部木龍骨腐朽,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4) 屋面結構K ~L半屋架斜腹桿松動(圖5-8),出屋面樓梯間主屋架下弦開裂,長約2.4m。寬約5mm,兩端采用雙面鐵板夾接,腹桿缺失(圖5-9)。
6 材料檢測
6.1. 砂漿強度測試
根據《貫入法檢測砌筑砂漿強度技術規(guī)程》(JGJ/T 136-2001),檢測人員采用貫入法抽樣測試了墻體砌筑砂漿的抗壓強度,砌筑砂漿為黃泥石灰漿。主樓測試范圍內底層至三層砂漿強度推定值為1.4MPa、1.5MPa、1.1MPa。輔樓測試范圍內、底層至二層砂漿強度推定值為1.3MPa、1.6MPa。
6.2. 實心粘土磚強度測試
根據《既有建筑物結構檢測與評定標準》(DG/TJ08-804-2005)和《回彈儀評定燒結普通磚強度等級的方法》(JC/T796-1999)的方法綜合評定測試范圍內主樓實心粘土磚的強度為MU7.5。輔樓實心粘土磚的強度為MU10。
6.3. 混凝土強度測試
從現(xiàn)場檢測的混凝土構件和采集芯樣觀察(圖6-1),粗骨料中碎石和卵石各半(圖6-2),碎石粒徑偏小(圖6-3),混凝土澆搗質量一般。
檢測人員采用HT-25型回彈儀對部分梁、柱混凝土進行抽樣測試,混凝土回彈按照《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guī)程》(JGJ-T23-2011)進行,并采用鉆芯機鉆取12個芯樣進行強度測試。測試范圍內回彈法混凝土抗壓強度測試值底層在18.8MPa~29.6MPa之間,平均值為21.5MPa,芯樣強度離散性較大,碳化深度20 mm ~60mm,底層評定為C19、二層評定為C13,三層評定為C10。
6.4. 鋼筋強度測試
根據《既有建筑物結構檢測與評定標準》(DG/TJ08-804-2005),檢測人員采用表面硬度法測試鋼筋強度,推算鋼筋抗拉強度最小值為396MPa,實測鋼筋強度滿足HPB235級熱軋鋼筋要求。
7 房屋變形測量
7.1. 樓面相對水平度測量
根據現(xiàn)場條件,采用水準儀分別對主樓二層及三層原設計屬同一標高的部位進行相對水平度測量,測量數據見圖,測量數據由于室內地面多次改動、高低不平,測量結果作參考對比。
主樓測量結果表明(圖7-1):東西向主要向東傾斜,南北向傾斜規(guī)律不明顯。二層東西向最大相對高差為72mm,相對傾斜率為3.3‰;三層東西向最大相對高差為82mm,相對傾斜率為3.7‰,主樓相對水平度測量結果與傾斜測量結果基本一致。
輔樓測量結果表明(圖7-2~圖7-3):東西向主要向西傾斜,南北向無規(guī)律。二層東西向最大相對高差為19mm,相對傾斜率為2.3‰;三層東西向最大相對高差為23mm,相對傾斜率為2.7‰。
8 不考慮地震作用下房屋結構安全性驗算
8.1. 磚墻承載力驗算
綜合考慮現(xiàn)場實際情況及承載力驗算結果,主、輔樓各層墻體均滿足承載力要求,各層墻體高厚比均滿足要求,各層墻體局部受壓計算均滿足要求。
8.2. 基礎承載力驗算
現(xiàn)場檢測中未發(fā)現(xiàn)房屋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導致的墻體開裂等結構性損壞現(xiàn)象,開挖部位的基礎均未見明顯損壞,表明目前基礎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一般情況下上海地區(qū)天然地基承載力可取116 KN/m2,驗算可知C/8軸混凝土柱基底壓力為115.62KN/m2,J/8軸混凝土柱基底壓力為111.97KN/m2,1/(1/E)~G軸墻體基底壓力為74.53KN/m2,考慮到木樁可發(fā)揮一定作用可認為地基承載力符合要求。
8.3. 木擱柵承載力驗算
按照現(xiàn)行《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樓面恒荷載取值為1.0 KN/m2,活荷載取值為2.0 KN/m2。
木擱柵經查主要為花旗松,選取最大跨度處主、輔樓樓面木擱柵進行承載力驗算,考慮到木質老化和損壞的影響,其強度和彈性模量按現(xiàn)行《民用建筑修繕工程查勘與設計規(guī)程》(JGJ117-98)乘以0.8的折減系數。木擱柵按兩端簡支計算,主樓1 ~3/A ~C,輔樓1 ~8/M ~L木擱柵經驗算滿足承載力要求。
8.4. 鋼梁承載力及撓度驗算
1) 主樓3 ~8/A ~F范圍內6根工字型鋼梁:跨中最大應力為111.4MPa,滿足mf=235MPa的要求??缰袚隙葹?1.5mm,滿足撓度1/400限值。
2) 主樓6~8/G雙拼工字型鋼梁:跨中最大應力為168.5MPa,滿足mf=235MPa的要求。跨中撓度為8.2mm,滿足撓度l/400限值。
8.5. 鋼柱承載力及穩(wěn)定性驗算
截面尺寸:380mm×203mm×13mm;軸向壓力N恒=202.3KN,N活=47.6KN
構件驗算結果:穩(wěn)定性滿足要求,強度滿足要求。
8.6. 木屋架承載力驗算
選擇有代表性的典型木屋架驗算其承載力。驗算結果表明,WJ2滿足承載力要求,WJ5上弦桿不滿足承載力要求。
9 房屋結構抗震性能鑒定
大樓建于1921年,磚混結構,距今已逾90年,根據國家標準《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023-2009)和上海市工程建設規(guī)范《現(xiàn)有建筑抗震鑒定與加固規(guī)程》(DGJ08-81-2000)的相關規(guī)定,按照丙類建筑、7度抗震設防、A類建筑、后續(xù)使用年限30年的要求,對房屋結構抗震性能進行鑒定,房屋結構抗震鑒定主要分為抗震措施鑒定為主的第一級鑒定和抗震承載力計算為主的第二級鑒定兩步。
第一級鑒定:主樓抗震橫墻間距、圈梁設置等不滿足抗震鑒定標準關于A類建筑的第一級鑒定要求;輔樓外觀和內在質量、高寬比、圈梁設置、墻段實際局部尺寸最小距離等不滿足抗震鑒定標準關于A類建筑的第一級鑒定要求。
第二級鑒定:驗算結果表明,主樓混凝土柱滿足承載力要求,局部洞口周邊小墻肢不滿足抗震承載力要求,輔樓墻體均滿足抗震承載力要求。
10 結論與建議
10.1. 結論
1)大樓始建于1921年,樓高三層,由主樓、輔樓兩部分組成,南側為主樓(局部地下一層),北側為輔樓,主樓、輔樓之間設連廊連通,建筑風格東、南沿街立面呈新古典主義風格。主樓主要采用磚混結構,局部大開間處梁柱結構,輔樓采用磚混結構。
2) 房屋20世紀被列為上海市第三批優(yōu)秀歷史建筑,保護類別為三類,立面、環(huán)境保護重點部位:南立面、東立面;內部保護重點部位:大廳、樓梯、門窗套、天花線腳以及其它特色裝飾。房屋除原始平頂天花線腳已完全損毀外,其余重點保護部位特別是外立面保存基本完好;
3) 材料強度實測情況,主樓磚強度實測值為MU7.5,砌筑砂漿強度實測值底層為M1.4、二層M1.5MPa、三層1.1MPa,輔樓磚強度實測值為MU10,砌筑砂漿強度實測值底層為1.3MPa、二層為1.6MPa,混凝土實測強度底層為C19,二層為C13,三層為C10;鋼筋實測強度為HPB235;
4) 房屋存在一定的傾斜和不均勻沉降現(xiàn)象,其傾斜和不均勻沉降值均低于規(guī)范限值要求;
5) 房屋歷經90余年的使用及多次裝修、改動,房屋建筑結構均出現(xiàn)一定的老化、損傷、損壞現(xiàn)象,混凝土構件鋼筋銹脹、窗洞拱券跨中開裂,存在一定安全隱患,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固修復;木構件存在劈裂、腐朽、蟻蝕、節(jié)點松動等,部分木構件存在安全隱患,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置換或加固;
6) 本次檢測發(fā)現(xiàn)明顯的蟻蝕現(xiàn)象,建議請有關專業(yè)滅蟻單位進行檢查;
7) 安全性驗算結果表明,磚墻、木擱柵、鋼梁、基礎及典型輔樓木屋架均滿足承載力要求,主樓出屋面樓梯間主屋架腹桿缺失,承載力不滿足要求,應進行修理加固;
8) 抗震鑒定結果表明,大樓建于1921年,原設計未考慮設防,其結構整體性不佳,不能滿足《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023-2009)關于A類建筑的要求,建議結合本次裝修,在滿足保護要求的情況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房屋抗震能力。
綜上所述,房屋總體評價為一般損壞房,應對損壞的房屋承重構件采取有效加固措施,確保房屋結構安全和使用安全。
10.2. 建議
1) 對保護部位的修繕,應嚴格按原式樣、原材質、原工藝進行修繕;
2) 對損壞嚴重的木擱柵,掉換或修繕,并采取必要的防腐、防蛀、防火、防潮濕措施,所用的鐵件應作防銹處理;
3) 對屋架的木桿件順紋劈裂,可用鐵箍箍緊,并用膩子勾抹嚴實,對木屋架缺失的桿件應補齊,對缺失、松動的螺栓添配、擰緊;
4) 對一般銹脹的混凝土構件,除銹后涂刷阻銹劑,界面劑,用高標號水泥砂漿批平后,粘貼碳纖維布加固,對銹脹嚴重的屋面女兒墻壓頂應拆除重做;
5) 對不滿足承載力要求的承重墻體可采取增設構造柱或對墻體采用單面鋼筋網片水泥砂漿進行加固;
6) 重做屋面防水層;
7) 對建筑結構的修繕,應不改變建筑物的原有結構體系、材料、構造與連接方式,同時應有可靠措施,保證原有結構不受損壞,新舊材料結合可靠;
8) 為確保房屋安全使用,修繕后房屋應按現(xiàn)有使用功能使用,使用過程中防止樓面局部堆載過重;
9) 修繕加固工作應請具有專業(yè)設計、施工資質和有經驗的專業(yè)隊伍完成,嚴格遵守有關保護條例規(guī)定,報有關主管部門備案批準;
10) 在修繕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本報告未提及的異常情況,請及時通知本檢測站進行補充檢測,并通知有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房屋結構安全。